反诈攻坚!精准发力 守住学生网络安全 “第一道关”

发布者:徐玉婷发布时间:2025-11-19浏览次数:12

  

  

反诈攻坚!精准发力 

守住学生网络安全 “第一道关”

国际本科防诈宣传主题班会

为响应园区反诈号召及学院反诈工作安排,进一步强化学生反诈辨别能力、推动防护机制常态化,国际本科各年级近期集中开展网络反诈专项教育,切实守护学生财产安全与线上生活安全。

防诈核心聚焦:识骗与防骗双维度发力

 本次教育以 “普及反诈知识、筑牢安全防线” 为核心,重点围绕两大维度推进:

   识骗维度:重点讲解网络购物、游戏交易、交友诱导等高频诈骗场景,详细拆解中奖通知、冒充客服、虚假返利等诈骗套路,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明晰诈骗分子作案逻辑。

   防骗维度:系统传授防诈实用技巧,重点强调 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” 原则,指导学生谨慎对待陌生链接、公共 WiFi,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与验证码,提升主动防护能力

  

各年级精准发力:分层筑牢反诈防线

|24 级:拆解诈骗套路 反诈教育全覆盖

11 月 17 日下午, 24 级国际本科于尚学楼 S425召开 “预防电信诈骗,打击网络犯罪” 主题年级会,由辅导员徐玉婷老师主讲。年级会聚焦电信诈骗、贷款诈骗、赌博诈骗、网络诈骗四大高发类型展开系统讲解:解析电信诈骗中冒充公检法及各类工作人员、虚假中奖、熟人借款等常见套路;围绕贷款诈骗,借助典型案例明确 “正规贷款放款前不收取任何费用” 的核心准则,警示 “无抵押、低利率” 等虚假宣传风险;针对赌博诈骗,结合案例揭露其 “以小利引诱、操控亏损” 的本质,强调网络赌博的违法属性;梳理网络诈骗涵盖的虚假购物、刷单、招聘、招商及 “数字人民币” 相关新型骗局,提醒防范来路不明链接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

年级会结尾,辅导员重申 “不轻信陌生信息、不泄露敏感数据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” 的反诈 “三不原则”,明确遇可疑情况需及时联系师长或拨打 110 报警,切实帮助同学们强化反诈辨别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,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。

|25 级商科 & 艺术:聚焦高发骗局 强化防诈技能

     为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,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,近日,国际本科商科艺术专业在辅导员朱慧琳老师的组织下,于尚学楼S415教室召开了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。班会上,朱老师结合近期高发的“刷单返利”、“冒充客服”、“网络交友”等真实案例,生动详细地剖析了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和话术。通过播放反诈宣传视频、讲解识别技巧,引导学生们认清诈骗本质,时刻保持警惕。辅导员反复强调“不轻信、不转账、不透露”的原则,并指导学生安装使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。

   此次班会内容详实、针对性强,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对诈骗伎俩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,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力保障。

|25 级工科 & 教育:曝光诈骗场景 筑牢线上安全

    为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,筑牢防诈防线,一场 “关注网络安全 防止网络诈骗” 主题班会顺利开展,辅导员程猛老师为同学们带来实用防诈指南。主题班会聚焦电脑手机上网、网络购物等高频场景,拆解核心风险点:账号密码需混合设置,公共设备不存密码;陌生 WiFi 慎连,APP 权限按需授权;网购选正规平台,优先第三方支付并留存凭证。针对学生易遇的诈骗类型,班会重点提醒:警惕冒充好友借钱、游戏装备交易、交友诱导汇款、中奖缴税等骗局,“钓鱼网站” 需仔细甄别。同时揭秘免费打印、陌生红包、可疑二维码等常见陷阱,强调手机勿轻易越狱 root,摄像头避免正对私密空间。

    防诈关键牢记 “五不”:不轻信利益诱导、不回拨陌生号码、不点击未知链接、不透露隐私信息、不随意转账汇款。遇可疑情况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,紧急时可拨打园区安全保卫科或警务站电话,强化自我防护意识,让反诈知识真正融入日常,共同织密校园反诈 “安全网”,守护校园平安。

长效固本:反诈引导常态,构筑无诈校园

此次反诈专项教育全面落实园区安全要求,有效提升学生识骗防诈能力,进一步筑牢校园反诈防线。后续,国际本科各年级将持续深化反诈宣传教育,推动防诈引导工作常态化、精准化,通过案例宣讲、场景警示、技能培训等方式,引导学生共同营造清朗、安全的线上环境,切实为学生财产安全筑牢坚固屏障。